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特点和教学重点、难点,课程团队采用以下应对性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的最佳预期。
1、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打破以往老师从头到尾“单向式授课”的模式,在讲授过程中加入若干交互环节。这些交互环节形式多样,如采用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强化教学过程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模式。其中,案例分析形式多样,可包括文本案例、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等,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小组活动采用任务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案例或者某项专题讨论,撰写报告,在课堂进行展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挖掘学习潜力。
2、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用性和知识性。
为突破传统上“一本教科书”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固定的内容框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多种中英文教材,合理取舍、整合和充实内容,力图做到知识点全面,既保证了跨文件交际理论的系统性,又实现本课程的实用性、交互性和可操作性。
3、设置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环节。
安排学生在课前对教学难点进行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按照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引用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最后制作PPT进行课前展现。课堂展现也可以是视频形式, 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 设置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节 (跨文化交际互动),表演并制作成视频,生动地展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4、案例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东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差异,讲到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差异时,教师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案例、或者是电影中比较贴切的片段形象化地诠释这些概念以及差异。为此,我们专门建立了案例库和视频资源库。
5、加强课后指导,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后学习指导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该课程有很大部分学习任务要求课后完成,课堂汇报、检查,因此本部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老师可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阅读相关资料,欣赏相关视频片段,为每一单元的学习提供更多拓展性素材,扩大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并提高交际能力。
6、多开展课外活动,使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差异,应用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成功实现跨文化交流,我们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求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听他们做报告或讲课或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学会各种交际的技巧;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与他们遇到的外国朋友多交流,充分发挥外教及留学生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广交会与外国参展商进行交流,总结跨文化交际体会并与全班同学分享,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实践过程可能不易,也难避免沟通误会或交际失败,但是分享的成果却丰硕而有趣,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于实际交流活动中,才会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